前言

以前都是记笔记,每篇文章都很短而且很乱,现在学完很久了,有些东西都快忘了,最近又刚刚整完主题,所以索性就整理一下前面的文章,顺便整合起来复习一下。

这是我学习JavaSE的时候记的笔记,文章较长,建议目录直接跳转

什么是JavaSE

复习前先来看看什么是JavaSE,来看看百度百科是怎么描述的。(大概了解一下就好了)

Java SE(Java Standard Edition,Java 标准版)是Java技术的核心和基础,是Java ME和Java EE编程的基础 [1] 。Java SE是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于1995年5月推出的Java程序设计语言和Java平台的总称。

Java环境配置

学习Java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先配置好Java所需要的环境,不然运行不了还怎么学习。

下载JDK

JDK是Java语言的软件开发工具包,是整个Java开发的核心,它包含了Java的运行环境和Java工具,所以这个是必须要下载的。

下载的版本就选Java8好了,不一定最新的就是最好的,当然最新的也可以。至于IDE嘛,喜欢哪个用哪个,我用的就是idea

设置环境变量

  1. 此电脑,右键,点击“属性”,点击“高级系统设置”,点击“高级”下的环境变量,配置下面三个变量,有就添加变量,没有就新建变量

  2. 分别配置好以下三个环境变量

    • JAVA_HOME
      路径就填JDK的安装路径

    • PATH
      路径填JDK命令文件的位置,即bin目录的位置

    • CLASSPATH

      开头输入“.;”,然后填lib目录的位置

检查是否配置成功

配置完了之后就去检查一下有没有配置成功吧,以免之后出错。去cmd输入命令java-version,若有版本号出现就证明配置成功了。

省略一部分

时间不允许我写这么多了,所以我就跳过了一些基本知识,之后我在补(如果有机会的话)。

  • 操作符
  • 变量和常量
  • 控制流程语句(for,if,while)

这些是跟很多编程语言都是一样的,特别是和C,C++,所以我省了

方法

方法也就是C语言里面的函数,也就是一段实现特定效果的语段。main方法就是主方法,程序的入口。

方法的简单使用

1
2
3
4
5
6
7
8
9
10
public class Hello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//方法调用,若方法没加static修饰,就new一个Hello的对象,然后调用这个方法
helloworld();
}
//定义,修饰符,返回值加方法名,方法体
static void helloworld(){
System.out.println("Hello World!");
}
}

方法重载

方法重载就在于方法名是一样的,参数列表不一样。

重载不是重写,这是两个概念,不要弄混了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public class Hello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helloworld();
helloworld(1);
}
static void helloworld(){
System.out.println("Hello World!");
}
static void helloworld(int i){
System.out.println("Hello World!");
}
}

方法递归

递归的思想就是自己调用自己(套娃),比如下面这个求阶乘的方法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public class Hello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System.out.println(fnc(5));
}
static int fnc(int i){
int res = i;
if(i>1)
res = res * fnc(i - 1);//套娃
return res;
}
}

面向对象

成天都说Java是面向对象的语言。那什么是面向对象编程呢?

面向对象是相对于面向过程来讲的,面向对象方法,把相关的数据和方法组织为一个整体来看待,从更高的层次来进行系统建模,更贴近事物的自然运行模式

大概了解一下就好了,Java是离不开类和对象的,所以之后就会感受到什么是面向对象编程。

类和对象

类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,对象就是从类里实例化出来的个体。之后的Java学习都要用到。现在就来定义一个简单的类。

1
2
3
4
5
6
7
//注意一个类文件里面只能有一个public类
public class demo{
public int i;
public void print(){
System.out.println(i);
}
}

类属性和类方法

上述的i和print()就本别是类属性和类方法。把类当作是一个整体,类属性就相当于是一个部件,类方法相当于部件实现的功能。

类属性和方法调用必须通过对象,比如demo类有个test对象,那就是test.i和test.print()

访问修饰符

上述类,属性,对象都用public来修饰,public就是一个访问修饰符,访问修饰符是来设定权限的,设定谁才能使用这个类,以下是四种Java的访问权限。

访问级别访问修饰符同类同包不同类(不含子类)同包子类不同的包(不含子类)不同包子类
公开的public
受保护的protected
默认的什么都不加
私有private

引用

如果一个变量的类型是 类类型,而非基本类型,那么该变量又叫做引用。

听起来很绕,写起来就知道什么意思了。

使用类就要创建这个类的对象。就比如new demo()。但也只是创建对象,无法访问到它,所以就用引用来代表这个对象。

1
2
//引用了d这个变量来代表新创建的demo对象
demo d = new demo();

构造方法

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构造方法,也叫构造器。构造方法使用来创建类的,所以方法名与类名一模一样,没有返回值,如果要实例化对象,就一定会用到构造方法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public class Hello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demo d1 = new demo();
demo d2 = new demo(1);
}
}

class demo{
public int i;
public void print(int i){
System.out.println(i);
}
//无参构造函数
demo(){
i = 2;
}
//有参构造函数(重载)
demo(int t ){
i = t;
}
}

需要注意的是,系统会默认提供无参的构造方法,所以你能使用new demo()来创建对象,但如果定义了有参的构造方法,无参的就会没了,所以就不能使用new demo()来创建对象,所以养成个好习惯,创建类的时候,顺便写上无参的构造方法。

Java的三大特性

继承

关键字extends

子类继承父类的所有方法和属性,Java的继承包括两种:

  1. 类的单继承,即只能继承一个父类
  2. 接口的多继承,一个类可以实现(继承)多个接口

封装

关键字就是private,protected,public

封装就是将一个类里的属性和方法包装起来,严格控制访问权限。就比如JavaBean就是一个标准的封装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class demo{

private String name;
private int id;

public demo(int id, String name) {
this.id = id;
this.name = name;
}

public int getId() {
return id;
}

public void setId(int id) {
this.id = id;
}

public String getName() {
return name;
}

public void setName(String name) {
this.name = name;
}
}

多态

多态就是同一个行为具有多个不同表现形式或形态的能力。实现多态的三个必要条件有

  1. 继承
  2. 重写
  3. 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

可以先看个简单的例子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public class Test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show(new Cat()); // 以 Cat 对象调用 show 方法
show(new Dog()); // 以 Dog 对象调用 show 方法

Animal a = new Cat(); // 向上转型
a.eat(); // 调用的是 Cat 的 eat
Cat c = (Cat)a; // 向下转型
c.work(); // 调用的是 Cat 的 work
}
public static void show(Animal a) {
a.eat();
// 类型判断
if (a instanceof Cat) { // 猫做的事情
Cat c = (Cat)a;
c.work();
} else if (a instanceof Dog) { // 狗做的事情
Dog c = (Dog)a;
c.work();
}
}
}
abstract class Animal {
abstract void eat();
}
class Cat extends Animal {
public void eat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吃鱼");
}
public void work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抓老鼠");
}
}
class Dog extends Animal {
public void eat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吃骨头");
}
public void work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看家");
}
}

this与super关键字

this

this的本质是”创建好的对象的地址“,经常用为当前对象。下面举个例子来说明this的使用方法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// 1
class Aint a,int b)
{
this.a = a; //this.a指的是这个对象中定义的a,与构造器定义的区分
this.b = b;
}
// 2
class A(int a,int b,int c)
{
this(a,b); // 引用同个类的构造器,必须放在第一行,不能引用两个
this.c = c;
}
// 3
this.a(); //通过this来调用本类的方法

使用this关键字来调用重载的构造方法时,可以避免相同的初始化代码,但只能在构造方法中使用,而且须位于构造方法的第一句。

this不能用于static方法中。因为static方法是属于类的,this是代表对象,具体详情可以参考下面关于static的描述

super

super可以理解为指向父类对象(离得最近的)的一个指针,使用方法也有三种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public class demo {
public int id;
demo(){
id = 10;
}
public void print(){
System.out.println(id);
}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}
}


class demo_01 extends demo{
demo_01(){
super(); //1.引父类的无参构造方法
}
public void print(){
id = super.id; //2. 调用父类的成员
super.print(); //3. 调用父类的方法,跟第二个使用很像
}
}

两者对比

  • 子类的构造函数中要调用super(),一定要放在首行,即使不用系统也会自行调用super(),即子类调用自己的构造器时会先调用父类的,先创建一个父类的对象
  • super是从子类中调用父类的方法或变量,而this为在同一类中调用其它方法或变量
  • 从本质上来讲this是一个指向本对象的指针,而super是一个Java的关键字

数组

数组是一个固定长度的,包含了相同类型数据的容器。

一维数组

数组的声明

1
2
3
4
// 优先使用这种方法声明
datatype[] arr_name;
// 这种是C/C++风格的声明,不推荐
datatype arr_name[];

数组的实例

1
2
3
4
// 优先使用这种方法实例
datatype[] arr;
//不推荐
datatype arr[];

创建数组

1
2
//dataType[] arr_name = new dataType[arraysize];
int arr = new int[10];

三种初始化方式

1
2
3
4
5
6
// 1.静态初始化
type[] arr_name={,,,}
//2. 默认初始化
type[] arr_name = new type[int] //全初始化为默认值,Boolean为false,引用类型为为null
//3.动态初始化
//先分配空间,然后一个个初始化

二维数组

二维数组可以理解为一个数组,这个数组存着几个一维数组,所以Java的数组可以是不规则的。

二维数组创建:

1
type[][] arr_name= new type[int][int];

二维数组的初始化

1
2
3
4
//1.静态初始化
type[][] arr_name ={{},{},{}}
//2.动态初始化,可以使数组不规则
arr_name[0]=new type[]{,,,}

接口

接口时一个抽象的类型,跟抽象类有着差不多作用,但又不是类,相当于一个模板需要我们去完善,实现功能,所以接口是不能被实例化的,使用它就需要继承它来实现。

抽象类

抽象类是一种特殊的类,它的作用就是给子类提供了模板,它不能被实例化,所以抽象类是被当作父类去继承的。说到抽象类,就先聊聊什么是抽象类。类里有抽象方法的类被叫为抽象类,但要注意抽象类不是一定有抽象方法。

定义抽象类就用关键字abstract,将类声明为抽象类

抽象方法

有抽象方法的类被叫为抽象类,那什么是抽象方法呢,就是专门给我们去继承实现的方法。所以抽象方法是必须要被重写的,而且继承了该抽象类就必须重写抽象方法,不然系统会编译出错。

抽象方法的定义也是用关键字abstract,抽象方法是必须被重写的,所以它是不需要方法体的。

子类继承了抽象类,没重写其抽象方法子类就必须在声明为抽象类,还有的就是构造方法和用static修饰的类方法是不能被声明为抽象方法的。

接口

大致了解了抽象类和抽象方法就能理解接口是什么了吧。接口时抽象方法的集合,虽然也可以定义变量,但最好不要破坏了接口的特性,全是抽象方法就好了。

接口是用关键字interface来定义的,类通过关键字implements去实现接口,而且里面的方法是不能有抽象方法的,继承的类必须重写里面所有的抽象方法。

这是一个简单的例子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public class demo implements demotest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demo d = new demo();
d.a();
d.b();

}
public void a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aaa");
}

public void b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bbb");
}
}

interface demotest {
void a();
void b();
}

接口的多继承

在知道了接口之后,就会有个疑问,既然有了抽象类的概念,为什么还要特意设计接口呢?这就要涉及到接口的一个特点了。

类是只支持单继承,而接口支持多继承。

人们在写程序的时候发现,在继承了一个类之后,人们就不能继续继承了,有些功能又要重新定义和实现,因为Java不想我们弄得很乱,不能像C++那样可以支持继承多个类,所以设计了接口来解决这种问题。可以通过下面的列子来大概了解接口的魅力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//继承了demoA的方法,又继承了demoB的方法,如果还想添加功能可以再写接口在实现
public class demo implements demoA,demoB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demo d = new demo();
d.a();
d.b();
}
public void a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aaa");
}
public void b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bbb");
}
}

interface demoA {
void a();
}
interface demoB {
void b();
}

接口的每个方法都会被隐式的指定public abstract来修饰,变量会被隐式的指定 public static final修饰。

JDK8之后,接口也可以有方法体和静态方法了,但怎么说呢,在我看来还是不加的好

Scanner类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import java.util.Scanner

public class Main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Scanner sc= new Scanner(System.in);
String str1 = sc.next();
// next方法只读去空格之前的数据,并且指向本行
String str2 = sc.nextLine();
// nextLine方法可以扫描到一行内容并作为一个字符串而被获取到
int i = sc.nextInt();
// nextInt方法只读取数值
}
}

System.in和System.out

  • 该方法只能从键盘获取一个字符,而且获取的是char类型的,其他类型的难处理
    1
    2
    3
    4
    5
    6
    7
    8
    9
    10
    11
    12
    13
    14
    15
    import java.io.IOException;

    public class Main {
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    System.out.println("请输入一个字符:");
    char c = 0;
    try {
    c = (char) System.in.read();
    } catch (IOException e) {
    e.printStackTrace();
    }
    System.out.println(c);
    }
    }

InputStreamReader和BufferedReader

  • 可以获取字符串,但是获得int,float等类型需要转换
    1
    2
    3
    4
    5
    6
    7
    8
    9
    10
    11
    12
    13
    14
    15
    16
    17
    import java.io.BufferedReader;
    import java.io.IOException;
    import java.io.InputStreamReader;

    public class Main {
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    System.out.println("请输入:");
    InputStreamReader is = new InputStreamReader(System.in);
    BufferedReader br = new BufferedReader(is);
    try {
    String msg =br.readLine();
    System.out.println(msg);
    } catch (IOException e) {
    e.printStackTrace();
    }
    }

String类

在Java中,有个很重要的类-String类,注意S是大写,就是我们所说的字符串类,这使得我们使用字符串十分方便。

String的简单应用

1
2
3
4
5
6
7
8
9
public class demo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String str1 = "hello";
String str2 = "world!";
System.out.println(str1+str2);
String str3 = str1+str2;
System.out.println(str3);
}
}

注意String创建了就是不可改变的。

既然字符串是不可变的,那为什么会出现下面的操作呢?

1
2
3
4
5
6
7
8
9
10
public class demo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String str1 = "hello";
String str2 = "world!";
String str3 = str1+str2;
System.out.println(str3);
str1 = "hello world!";
System.out.println(str1);
}
}

有人会好奇str1为什么还能继续赋值呢。其实说字符串不可变,是说字符串本身不可变,即“hello”等字符串不能改变,str1只是一个引用,继续赋值只是换了一个地址索引,原来的“hello”还是会存在内存中。

类里经常使用的方法

都是经常使用的一些方法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//返回 char指定索引处的值
char charAt(int index)
//将此字符串与指定对象进行比较
boolean equals(Object anObject)
//使用平台的默认字符集将此 String编码为字节序列,将结果存储到新的字节数组中
byte[] getBytes()
//返回指定字符第一次出现的字符串内的索引
int indexOf(int ch)
//返回 true如果,且仅当 length()为0
boolean isEmpty()
//返回此字符串的长度
int length()
//将此字符串转换为新的字符数组。
char[] toCharArray()

异常

异常是导致程序中断的事件,它不是算是错误,错误error是值jvm运行你的Java程序出的问题。

Exception类是所有异常类的父类

RuntimeException(运行时异常)

  • ArithmeticException 试图除以0异常
  • NullpointerException 空指针异常
  • ClassCastException 强制转换异常(引用数据类型转换)
  • Arrayl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数组索引越界异常
  • NumberFormatException 数字格式化异常

CheckedException(已检查异常)

这类异常在编译时必须处理,否则无法通过编译

处理异常的方法

  1. 用try-catch-finally来捕获异常

    1
    2
    3
    4
    5
    6
    7
    8
    9
    10
    11
    12
    13
    14
    15
    16
    17
    18
    public class demo {
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    try //try来捕获异常
    {
    System.out.println("try");
    throw new Exception( );
    }
    catch(Exception e) //catch来处理异常
    {
    System.err.println("catch");
    e.printStackTrace( );
    }
    finally //finally是必须执行的语句
    {
    System.out.println("finally");
    }
    }
    }
  2. throws抛出异常让系统解决

    1
    2
    3
    4
    5
    public class demo {
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throws Exception {

    }
    }

泛型

泛型即参数化类型,本质为数据类型的参数化 ,也就是说所操作的数据类型被指定为一个参数的方式传递,类似于方法中的变量参数。可以用在类、接口、方法的创建中,分别简称为泛型类、泛型接口、泛型方法。

为什么要使用泛型呢?

首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public class Test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List arrayList = new ArrayList();
arrayList.add("aaaa");
arrayList.add(100);
for(int i = 0; i< arrayList.size();i++){
String item = (String)arrayList.get(i);
System.out.println("元素是" + item);
}
}
}

nbsp;运行后就会发现程序崩溃了,这是因为在ArrayList中加入了Integer和String类型的数据,转换就出现了异常,所以为了解决一些集合内的类型转换的问题,就出现了泛型,泛型的使用可以减少类型转换和转换异常的情况。

泛型的特性

  1. 泛型只在编译阶段有效,编译后程序会采取去泛型化的措施,泛型是不会进入到运行阶段的
  2. 泛型类型在逻辑上可以看成是不同的类型,实际上都是相同的基本类型

使用方法

泛型有三种使用方式,泛型类,泛型接口,泛型方法。

集合框架

Collection

 首先学容器之前还是学习一下Collection接口,毕竟List与Set接口都是继承的Collection的,所以List与Set都有它的方法,别与Collections类弄混了,前者是集合类的上层接口,后者是一个集合框架的帮助类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//	先新建两个Collection
Collection<String> c1 = new ArrayList<>();
Collection<String> c2 = new ArrayList<>();
// size(),返回值是int,返回当前集合元素的个数
System.out.println(c1.size());
// isEmpty(),返回值是Boolean类型,如果集合是空的就返回true,反之返回false
System.out.println(c1.isEmpty());
// add(),向集合里加入元素
c1.add("student");
// remove(),移除集合中的元素,并不是删除
c1.remove("student");
// clear(),移除所有的元素
c1.clear();
// toArray(),转换一个Object数组
Object[] objs = c1.toArray();
// contains(),返回值为Boolean类型,判断元素是否在集合内
System.out.println(c1.contains("student"));
// containsAll(),返回值为Boolean类型,判断集c1是否包含有c2的所有元素
c1.containsAll(c2);
// addAll(),将c2的所有元素加入c1中
c1.addAll(c2);
// removeAll(),移除c1与c2共同的元素(移除c1与c2的交集)
c1.removeAll(c2);
// retainAll(),只保留c1与c2共同的元素(移除c1与c2非交集的元素)
c1.retainAll(c2);

List

概念

List是有序,可重复的容器,List接口继承了Collection,因为是有序的,所以List是有索引位置的,因此相对与Collection接口,会有一些 特殊的关于索引位置的方法

常用实现类

  • LinkedList

      LinkedList底层用双向链表实现的储存。查询效率低,删减效率高,线程不安全

  • ArrayList

      ArrayList底层是用数组实现的储存。查询效率高,增删效率低,线程不安全

  • Vector

      Vector底层是用数组实现的List,相关的方法都加了同步检查,故线程安全,效率低

  • 当需要线程安全时就用Vector实现类。查找多就用ArrayList实现类,增删多就用LinkList。

特殊方法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	List<String> list = new ArrayList<>();
// List重载了一个add()方法,在指定索引位置插入一个元素
list.add(3"sss");
//List重载了一个remove()方法,移除指定索引位置的元素
list.remove(3);
// set(),将指定索引位置元素改为指定元素
list.set(2,"student");
// get(),返回指定索引位置的元素
System.out.println(list.get(2));
// indexOf(),返回指定元素的第一次的索引位置,若没有,返回-1
System.out.println(list.indexOf("student"));
// lastIndexOf(),返回指定元素的最后一次的索引位置,若没有,返回-1
System.out.println(list.lastIndexOf("student"));

一些要点

  • List允许加重复的元素
  • List允许存在null元素
  • List是有索引位置的
  • List是支持泛型的,所以尽量使用List时要加泛型

Map

概念

Map是存储Key与Value的容器,每个key都会对应一个Value值,所以键对象不能重复,如果存放相同的键对象,对应值对象会被新的值对象代替。

常用实现类

  • HashMap

底层是通过哈希表来实现的。线程不安全,但效率高。允许Key与Value为null。

  • HashTable

      底层实现与HashMap几乎一样,只是方法添加了synchronized来确保线程同步检查。所以线程安全,但效率低,且不允许Key与Value为null。

  • TreeMap

      底层是通过红黑二叉树来实现的。HashMap效率高于TreeMap,需要排序时才会选择使用TreeMap,即按照Key递增的顺序排序,如果是类排序可以考虑使用comparable接口来实现

常用的方法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	 Map<Integer,String> map1 = new HashMap<>();
Map<Integer,String> map2 = new HashMap<>();
// put(),存放键值对
map1.put(1,"student1");
// get(),通过键对象得到对应的值对象
map1.get(1);
// remove(),删除键对象对应的键值对
map1.remove(1);
// containsKey()与containsValue(),判断是否包含键对象或值对象是否存在改容器
map1.containsKey(1);
map1.containsValue("student1");
// size(),返回容器中键值对的数量
System.out.println(map1.size());
// isEmpty(),判断容器是否为空,返回值为Boolean类型
System.out.println(map1.isEmpty());
// putAll(),将map2所有的键值对存放到map1里
map1.putAll(map2);
// clear(),清空所有键值对
map1.clear();

Set

概念

Set是无序而且是不可重复的,与List一样继承Collection接口。即没有索引只能遍历查找,通过equals方法为true的不能放入,即使是NULL也只能有一个。往Set里面加入元素,本质就是把这个元素作为Key加入到内部的Map里,由于Map里的key是不重复的所以Set也不重复

常用实现类

  • HashSet

    底层是采用HashMap实现的,本质是简化版的HashMap,因此查询与增删效率较高。
    
  • TreeSet

常用方法

因为Set继承与Collection接口,而且没有新增方法,所以方法与Collection是一样的。

迭代器

概念

迭代器是一种对象,它能够用来遍历标准模板库容器中的部分或全部元素,每个迭代器对象代表容器中的确定的地址。

使用

  • 遍历List容器

    1
    2
    3
    4
    5
    6
    7
    8
    9
    10
    11
    	List<String> list = new ArrayList<>();
    list.add("1");
    list.add("2");
    list.add("3");
    list.add("4");
    list.add("5");
    //使用list里的iterator方法返回一个迭代器,使用该迭代器的hasNext方法得到下一个对象,进而遍历容器
    for(Iterator<String> iter = list.iterator();iter.hasNext();){
    String t = iter.next();
    System.out.println(t);
    }
  • 遍历Set容器

    1
    2
    3
    4
    5
    6
    7
    8
    9
    10
    11
    //遍历Set的方法与遍历List是一样的
    Set<String> set = new HashSet<>();
    set.add("1");
    set.add("2");
    set.add("3");
    set.add("4");
    set.add("5");
    for(Iterator<String> iter = set.iterator();iter.hasNext();){
    String t = iter.next();
    System.out.println(t);
    }
  • 遍历Map容器

    1
    2
    3
    4
    5
    6
    7
    8
    9
    10
    	Map<Integer,String> map = new HashMap<>();
    map.put(1, "student1");
    map.put(2, "student2");
    map.put(3, "student3");
    //通过Map.entrySet使用iterator遍历key和value
    Iterator<Map.Entry<Integer, String>> it = map.entrySet().iterator();
    while (it.hasNext()) {
    Map.Entry<Integer, String> entry = it.next();
    System.out.println("key= " + entry.getKey() + " and value= " + entry.getValue());
    }

容器遍历汇总

List遍历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	List<String> list = new ArrayList<>();
list.add("1");
list.add("2");
list.add("3");
list.add("4");
list.add("5");

//第一种,用for循环遍历
for(int i = 0;i < list.size() ; i++){
System.out.println(list.get(i));
}
// 第二种,用迭代器遍历
for(Iterator<String> iter = list.iterator();iter.hasNext();){
String t = iter.next();
System.out.println(t);
}
//第三种,用增强for循环来遍历
for(String s :list){
System.out.println(s);
}
//第四种,用foreach遍历
list.forEach(item -> {
System.out.println(item);
});
//第五种,用list.stream().forEach
list.stream().forEach(item -> {
System.out.println(item);
});
//经过测试,第一种是效率最高的,也是最推荐的,接下来是第二种,第三种,第四种,第五种

Set遍历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//Set的遍历与List大同小异,只是没有用索引遍历
Set<String> set = new HashSet<>();
set.add("1");
set.add("2");
set.add("3");
set.add("4");
set.add("5");
//第一种,用迭代器遍历
for(Iterator<String> iter = set.iterator();iter.hasNext();){
String t = iter.next();
System.out.println(t);
}
//第二种,用增强for循环来遍历
for(String s :set){
System.out.println(s);
}
//第三种,用foreach遍历
set.forEach(item -> {
System.out.println(item);
});
//第四种,用set.stream().forEach
set.stream().forEach(item -> {
System.out.println(item);
});
//效率比较与List的遍历时一样的

Map遍历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//第一种,用增强for循环遍历
for (Integer key : map.keySet()) {
System.out.println("key= "+ key + " and value= " + map.get(key));
}
//第二种,通过Map.entrySet使用iterator遍历key和value
Iterator<Map.Entry<Integer, String>> it = map.entrySet().iterator();
while (it.hasNext()) {
Map.Entry<Integer, String> entry = it.next();
System.out.println("key= " + entry.getKey() + " and value= " + entry.getValue());
}
//第三种,这种方法仅遍历,无法在for循环时实现remove等操作
for(Map.Entry<Integer,String>entry:map.entrySet()){
System.out.println("key= " + entry.getKey() + " and value= " + entry.getValue());
}
//第四种,只能获取values,不能获取key
for(String t:map.values()){
System.out.println("value= "+t);
}
//一般使用第一种,但因为第一种方法是二次取值,所以效率会比第二第三种都要低

Collections工具类

概念

类java.util.Collections提供了对Set,List,Map的辅助方法

常用方法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	List<String> list = new ArrayList<>();
// sort(),对list容器内的元素从小到大排序
Collections.sort(list);
// shuffle(),对list容器内的元素随机排序
Collections.shuffle(list);
// reverse(),对list容器内的元素逆序排序
Collections.reverse(list);
// fill(),用一个指定对象重写容器
Collections.fill(list,"student");
// binarySearch(),对于顺序的list容器,采用二分法查找特定对象
Collections.sort(list);
Collections.binarySearch(list, "student");

IO流

IO流的分类

  • 根据处理数据的类型不同分为:字符流和字节流
  • 根据数据流向的不同分为:输入流和输出流

节点流

  1. 文件字节流( 数据源为文件)

    • FileInputStream 通过字节的方式从文件到程序,读取文件

    • FileOutputStream 通过字节的方式从程序到文件,写入文件

  2. 文件字符流( 数据源为文件)

    • FileReader 通过字符的方式从文件到程序

    • FileWriter 通过字符的方式从程序到文件

      处理的是字符数组 char

  3. 字节数组流(数据源为字节数组对象)

    • ByteArrayInputStream 通过字节的方式从字节数组到程序

    • ByteArrayOutputStream 拖过字节的方式从程序到字节数组

使用流之后需要释放流,字节数组流不需要释放,系统会自动释放的

在cry - with -resources 工具类里,在抛出异常的try{}后加入流的声明,则会帮你自动释放资源,比如try(is;os;is1;os2){}

处理流

  1. 字节缓冲流:

    • BufferedInputStream

    • BufferedOutputStream

    • 默认是缓存8K,可以自己修改,原理类似于修饰模式。

    • 可以提升性能,运输效率,只用关闭外层的流即可,内层会自动关。手动关闭的话要从里往外关闭

  2. 字符缓冲流:

    • BufferedReader

      readLine()        读取一行文字
      
    • BufferedWriter

      newLine()            换行符
      
    • 不要用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,不然用不了这些新增方法

  3. 转换流:

    • InputStreamReader

    • OutputStreamWriter

    • 将字节流转为字符流,方便处理(字节流需全文本)

    • 能为字节流指定字符集

  4. 数据流:

    • DataInputStream

    • DataOutputStream

    • 保留数据类型,读取的顺序与写出保持一致

    • 数据流里放的是InputStream与OutputStream的字节流

  5. 对象流:

    • ObjectInputStream 反序列化

    • ObjectOutputStream 序列化

    • 先写出后读取,读取的顺序与写出的顺序保持一致

    • 不是所有的对象都能序列化,必须是实现了Serializable接口

    • 方法和数据流差不多,多了writeobject和readObject

    • 如果不需要序列化某个对象的值,就用transient来修饰类的对象

  6. 打印流:

    • PrintfStream

    • PrintWriter

  7. 随机访问:

    • RandomAcessFile

    • 两个模式(mode)
      “r”读 “rw”读写

  8. 合并:

    • SequenceInputStream

    • 先用Vector容器来储存输入流,然后用该容器的elements()方法返回SequenceInputStream的参数,从而合成一个流

TCP与UDP的简单实现

TCP

  • 使用基于TCP协议的Socket网络编程

  • TCP协议基于请求- 响应模式

  • 利用IO流实现数据的传输

  • TCP使用的基本流程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import java.io.DataInputStream;
import java.net.ServerSocket;
import java.net.Socket;

/**
* 创建服务器
* 1. 使用ServerSocket创建服务器 需要指定端口
* 2. 阻塞式的等待连接 accept返回一个socket对象
* 3. 输入输出流操作
* 4. 释放资源
*
*/
public class TCP_Setver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throws Exception{
// 1.
ServerSocket server = new ServerSocket(9999);
// 2.
Socket client = server.accept();
System.out.println("一个客户端建立了连接");
// 3.
DataInputStream dis = new DataInputStream(client.getInputStream());
String data = dis.readUTF();
System.out.println(data);
// 4.
dis.close();

}
}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import java.io.DataOutputStream;
import java.net.Socket;

/**
* 创建客户端
* 1. 使用Socket创建客户端 指定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
* 2. 输入输出流操作
* 3. 释放资源
*/
public class TCP_Client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throws Exception {
// 1.
Socket client = new Socket("localhost",9999);
// 2.
DataOutputStream dos =new DataOutputStream(client.getOutputStream());
String data = "hello";
dos.writeUTF(data);
dos.flush();
// 3.
dos.close();
client.close();
}
}

UDP

  • 基于UDP协议的Socket网络编程实现

  • 不需要IO流实现数据传输,数据被打包成包裹发送到目的地(注意传输的包裹不要太大)

  • 用到的两个类:

    1. DatagramPacket
    2. DatagramSocket
  • 代码实现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import java.net.DatagramPacket;
import java.net.DatagramSocket;
import java.net.InetSocketAddress;

/**
* 发送端
*
* 1. 使用DatagramSocket(int port)指定端口,创建发送端
* 2. 准备数据(一定要转成字节数组)
* 3. 将字节数组封装成DatagramPacket包裹,需要指定目的地
* 4. 用send(DatagramPacket p)
* 5. 释放资源
*/
public class UDP_Client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throws Exception{
// 1.
DatagramSocket client = new DatagramSocket(8888);

// 2. 比如发送一段文字
String msg = "你好!";
byte[] datas = msg.getBytes();

// 3. 指定的端口要是接收端创建时指定的端口
DatagramPacket packet = new DatagramPacket(datas,0,datas.length,
new InetSocketAddress("localhost",6666));

// 4.
client.send(packet);

// 5.
client.close();

}
}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import java.net.DatagramPacket;
import java.net.DatagramSocket;

/**
* 接收端
* 1. 使用DatagramSocket(int port)指定端口,创建接收端
* 2. 准备容器,封装成DatagramPacket包裹,用来接收发送端的包裹
* 3. 用seceive(DatagramPacket p)阻塞式的接收包裹
* 4. 分析数据,比如用getData()和getLengeth()方法
* 5. 释放资源
*/
public class UDP_Server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throws Exception{
// 1.
DatagramSocket server = new DatagramSocket(6666);

// 2.
byte[] datas = new byte[1024*10];
DatagramPacket packet = new DatagramPacket(datas,0,datas.length);

// 3.
server.receive(packet);

// 4.
byte[] flush = packet.getData();
int len = packet.getLength();
System.out.println(new String(flush,0,flush.length));

// 5.
server.close();
}
}

多线程

笔记丢了,下次在补

终于整理完了,暂时不写了,如果想到有些漏的,在加上,还有一些其他的知识,我会用单独的文章来写

笔记有一些是网上的,所以要是有侵犯到你的权益可以通知我删除。